2018中國自主研發八大重器!
中國“天眼”、北斗導航、“復興號”動車組、“墨子號”量子衛星……每一項科技的進步,都引領中國在世界政治、軍事、外交舞臺上大放異彩。未來將有哪些驚喜?一起來看看吧。
“鯤龍”AG600,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是中國自行設計研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2016年7月23日總裝下線(一期產品),原預估最大平飛速度555公里/小時,一期產品為500公里/小時。2017年2月13日成功試車。2018年9月,“鯤龍”AG600已完成水上低、中速滑行,即將轉入水上高速滑行試驗工作。據悉,AG600飛機的研制對我國民機產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殲-20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制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五代戰斗機。2018年2月9日,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20,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這將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保家衛國!
“華龍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其全球首推示范項目——福建福清核電5、6號機組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4月19日,首臺常規島汽輪機主機設備研制全部完成。福清核電5號機組核島、常規島預計將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并網發電。
2018年4月20日,我國最先進的自主潛水器“潛龍三號”成功首潛。此次下潛最大深度為3955米,航行25.8公里,順利完成各項測試指標。據了解,“潛龍三號”將成為我國大洋海底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的“利器”。
2018年5月9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光譜衛星。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